黄峥

发布时间:2023-04-03 15:29:18

摘要

很多人都很好奇黄峥的成功,惊讶拼多多的成功,借用娱乐圈的一个流行说法,拼多多走的是低口碑高流量的黑红之路

黑马黄峥打造了社交电商届的黑马

近几年最火的两个领域,一个是电商平台,一个是社交领域,他创造性地将二者结合,打造了与阿里巴巴、京东并驾齐驱的电商平台,并用三年时间让拼多多从一家创业公司成长为上市公司;他在《2019胡润百富榜》中名列前十,仅仅39岁,其个人财富便突破千亿大关,达到惊人的1350亿元,成为人人羡慕的超级富豪,堪称80后企业家的翘楚;与众多自带流量的商界大佬不同,他低调、谦逊、自律,让公众见识到他与年龄极不相称的“大将之风”;在拼多多的投资人眼中,他是一个特别有远见的人,他能非常深地洞察人性,从而敏锐地捕捉到市场社会,并且能够把这种打法快速落地实施,他就是拼多多创始人黄峥。

很多人都很好奇黄峥的成功,惊讶拼多多的成功,借用娱乐圈的一个流行说法,拼多多走的是低口碑高流量的黑红之路,恰如黄峥所说:“你可以说我low,说我初级,但你无法忽视我。”黄峥的成功还得从他中学时代说起,毕竟教育对人的影响是终生的。

1980年,黄峥出生在杭州的一个普通家庭,他的父母学历不是很高,都是工人,但他从小就非常聪明,12岁时进入杭州外国语学校,每次考试名列前茅,这大大增加了他的自信,也让他从小相信自己与众不同,将来一定有所作为。1998年,黄峥被保送至浙江大学竺可桢学院,这是浙大最优秀学生汇聚的学院,主修计算机专业,2002年,在美国威斯康星大学麦迪逊分校(世界顶尖公立研究型大学,在世界大学学术排名第27位)攻读硕士,没有年少轻狂、中途辍学的桥段,黄峥在设定好的“学霸”道路上走得特别稳,也特别顺。在鼓吹“读书无用,理想可贵”的年代,黄峥恰恰给我们验证了通向罗马的正路,真的走得通。2001年的某天下午,黄峥下课回寝室发现自称是网易创始人丁磊的陌生人在MSN上找他,当时丁磊有个问题弄不明白,在网上找到黄峥的一篇文章,遂而请教黄峥技术问题,黄峥反复核实丁磊的身份后,非常麻利地帮助丁磊解决了焦头烂额的问题,在这之后,丁磊成为了黄峥的引路人,出于对黄峥的欣赏和感谢,把黄峥引荐给了自己的朋友,大名鼎鼎的段永平,这改变了黄峥的整个人生。后来,段永平成了黄峥的人生导师,与他们两位的沟通交流中,黄峥逐渐清晰地看到了市场的发展方向。

如果仅仅靠着优秀的学业,黄峥可能会是一名优秀的员工,或者是位不错的职业经理人,但是这些和一位过硬的创业者之间还是不能划上等号。很多过来人都会告诉后来者,创业者从来都不是一条容易的路,哪怕你很聪明,哪怕你很优秀,但是这些都不够。能让创业者坚持下去的源动力,除了事业的召唤、金钱的吸引,更多的还靠内心深处的不安分——来自于对缺乏安全感的不安分。或许这种不安分正是企业家精神的源头,如果对当下无欲无求,对未来无忧无惧,又何必费心费力。黄峥就是这样一个不安分的人,很多人梦寐以求的稳定工作,却是他竭尽全力去逃避的舒适区。硕士毕业后黄峥寻找工作,微软和谷歌相继向他抛出橄榄枝,经过段永平的指点,黄峥选择后者,因为当时的微软已经太成功,成功到你能想到未来10年你大概会到什么级别,会做什么事情,会过什么生活,所以不安分的黄峥选择了当时正在崛起的谷歌。2006年,随着谷歌股价上涨,黄峥身家数百万美元,与李开复一起被派往中国拓展市场,同年,投资界发生了一件很知名的事情,段永平用62万美元拍下与巴菲特共进午餐,赴宴时他带上了26岁的黄峥,多年后,黄峥回忆那一顿饭对他最大的意义可能让他意识到简单和常识的力量,在日常生活中更重要的是,面对事实时是否还有勇气用理性、用常识来判断。

2007年,黄峥辞去在谷歌的工作,开始创业,黄峥的第一个创业项目是手机电商欧酷,三年后将这家公司出售,但保留了技术团队,共同创办了电商电商代运营公司乐其,并很快实现了盈利。2013年,乐其内部孵化了黄峥的第三个创业项目——寻梦游戏,并在不久后成为最赚钱的业务,后来黄峥由于各种原因先后创办过电商代运营、游戏公司,黄峥的团队都带点游戏精神,有了钱之后,黄峥的不安分劲又发作了,反而想的更多、想做的更多。

2015年4月,拼好货上线,短短八个月的时间里,累计活跃用户破千万,日订单量逾百万,这样的速度着实超出了黄峥的预想。而黄峥对于拼好货最初的构想,来自于旅行中的灵感:当时,谷歌和脸书无疑是最成功的互联网企业,淘宝本质上和谷歌差不多,靠广告挣钱,依托海量用户,向商家贩卖流量盈利。照此类推,是不是也会出现电商中的脸书,虽然对于这样的构想很模糊,但黄峥意识到这是一个巨大的商机,便义无反顾跳入这股洪流。每次创业黄峥都会理性分析,不盲从于市场,对于陌生领域总有着深思熟虑的冷静,比如黄峥最初创业选择卖手机,因为零售业是门槛最低、容量最大的行业,适合从0起步的创业者,后来转战电商因缺少资本积累,便出卖劳动力,后来做游戏,他前后经过了一年的深度调研,摸清楚可能的游戏商业模式,才开始做游戏产品,寻找渠道。黄峥身上体现着理工男的特点,逻辑缜密,不善言辞,对自己的事业有着冷静的判断,这种理性与自律更是彰显了其成为一名优秀企业家的潜质。由于拼好货采用自营模式,核心是自采自销,自建仓储与物流,但无可避免的弊端是一个企业难以覆盖所有的商品品类,企业内部管理压力大,相比之下,黄峥的团队成立了社交电商平台——拼多多。2016年9月,拼好货和拼多多合并,交易规模一个月近10亿。

拼多多由黄峥的游戏公司内部孵化而成,拼好货、拼多多的商业模式并不复杂,它的奇妙独特之处在于消费者买东西必须和其他人一起拼,这种将社交属性融入购买行为当中的规则设置,加上低廉的价格和不错的产品,拼多多在没有太多推广的情况下,引爆了朋友圈和微信群,到处是帮我砍价的链接,可以说是微信成就了拼多多的发展,很多对网络、对电商并不敏感的中老年人,都成了拼多多的忠实用户,这种高黏性和病毒式传播,也让拼多多的发展速度远远超乎黄峥的预期。黄峥说过:“我们并不想做第二个阿里。”实质上,拼多多充分利用社交的力量,极具创造性地采用C2B拼团这个有趣的互动方式进行“错位竞争”,为消费者提供极具性价比的商品,开辟了一个属于自己的新大陆。拼多多精准定位,把目标用户定位于中低收入的价格偏好者人群。原因是中小城市、县城、农村与乡镇人口基数庞大,有数亿人口,他们的消费需求没有得到很好的满足,市场庞大,而中国的新中产人数非常有限,以媒体、行业专家为代表的社会精英人士,可能只有两三千万,尚不足全国人口的1/50,中国的资源高度聚集在这一部分人里。拼多多优先满足的是中低收入人群的用户需求,而非生活水平已经很高的社会精英人士。黄峥对做什么不做什么有着清晰的判断,正是因为洞见到了金字塔底层的巨大市场,而放弃了服务那些社会精英用户;正是因为洞见了平台模式的潜力,黄峥毅然放弃自营模式为主的拼好货,全力转向平台模式为主的拼多多。如果还固守在服务新中产阶层的拼好货自营模式,拼好货根本无法取得今日拼多多的成就,甚至有可能会在与天猫、京东的竞争下消亡。

黄峥谈及拼多多的成功,并没有把成功归功于拼多多创新的商业模式,甚至没有归功于拼多多的团队,而是一再强调,“平心而论,做拼多多一大半靠运气,不是靠一个团队纯努力与经验就能做到的,而是源于深层次的底层力量推动,这很像是三四十年前深圳的改革开放,热火朝天,生机蓬勃,野蛮生长,背后是由于市场经济改革与开放带来的推动力,我们是上面开花的人,你做什么就会有爆炸式的增长,这是大势推动的,单凭个人和一个小团队的力量是绝对做不到的。”

拼多多仅仅创立三年,创造了新速度,拼多多的营收从2016年的5.049亿元增长至2017年的17.441亿元,涨幅达2.45倍。2018年第一季度财报中,营收从上年同期的3700万元增长至13.846亿元,在日活用户方面,拼他也一直致力于将拼多多打造成“老百姓的购物天堂”,想把它培养成老百姓们喜欢的朋友,并且其交友要范围是北京的五环之外。黄峥与其他商界大佬一样,深谙人性的本质,知道与用户取得信任是缔造商业基石的第一步,想用户之所想,给用户之所要,黄峥一个非常重要的经营思维就是,老百姓喜欢性价比高的东西,假如和别人一起买会更有满足感,这和老百姓喜欢热闹是一个道理。因此,拼多多的商业逻辑变为让老百姓闻着“便宜”的风而来,在充满刺激(分享好友领红包、拼团、砍价等游戏)中欢乐而去,依靠社交媒体的力量,拼多多就像一个病毒一样,实现了用户的传染式增长,但拼多多的成功远不止于传统营销,拼单这个模式口口相传,不同于拉分享,不同于做微商,所有参与者都能得到优惠,每个人又好像为对方做了贡献,互相成就,互不亏欠反而做得长远。

2018年7月,拼多多在美国纳斯达克上市,超过330亿美元,成为中国电商公司中用户量仅次于阿里的第二强,用户积累超3亿人,便形成了脍炙人口的标语和口号:3亿人都在用多多。拼多多从创立到上市,只用了34个月的时间,这不仅打破了之前由互联网金融企业趣店集团保持的中国企业从成立到上市的最短时间记录,还让拼多多超越苏宁易购与唯品会,成为阿里巴巴与京东之外市值最高的中国第三大电商平台。上市是很多创业者的终极梦想,去上市现场敲钟更是其无限荣耀的时刻,黄峥却显得有点佛系,并没有去上市现场,而是选择让更多消费者参与。对于上市,黄峥有着与普通创业者不一样的理解,很多创业者把企业上市当作创业的终极目的,把上市作为财富变现的重要通道,抱有这样想法的创业者很难走得长久。而黄峥希望通过上市,使拼多多的公司信息披露程度更加公开透明,而非名与利,这也解释了黄峥为什么在上市这件事情上表现的极为低调与淡然。通过上市,黄峥还主动对拼多多董事会进行改组,把独立董事变成公司的主导力量。之所以这么做,黄峥说,“这就相当于在我脑子还清醒的时候,没有觉得无所不能的时候,先要把自己放进笼子里,让别人能够监督你。”

黄峥说,他做拼多多更多是为了刷存在感,获得更多尊敬,“不追求钱,也不缺钱,还追求什么?”当很多创业者还在为生存努力,他的目标更高一步,显然是因为活得比较轻松。

 

参考文献:

[1]刘学辉,80后黄峥的境界[J/OL],砺石商业评论,       2018—07—31/2020—02—21

[2]叶健,拼多多黄峥:离开Google的幸运小子,如何打造电商版的Facebook[J],商业观察,2016—09—20

[3]陈璋,拼多多创始人黄峥:圈层之外,本分去做,摊开去说[OL],出口陈璋,2020—01—06/2020—02—21


声明:本网所登载、转载内容旨在传播,均与本网无关,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
推荐内容
电子杂志